top of page

​摘要

​癌症幹細胞在癌症病程的轉移、抗藥性及復發扮演關鍵的角色。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較簡便且有效的癌症幹細胞篩選方式。將低熔點瓊脂糖覆蓋於細胞培養盤底部,以阻斷鼠黑色素瘤細胞株B16F10貼附並迫使其非貼附生長,於培養基中產生肉眼可見的懸浮細胞團,並同時探討胎牛血清(FBS)濃度對於癌症幹細胞篩選的影響。西方墨點法結果顯示懸浮細胞表現較高的幹細胞指標蛋白NANOG。且螢光染劑Hoechst 33342實驗顯示懸浮生長於較低FBS濃度的細胞其排除螢光染劑之能力較強,初步判斷篩選的癌幹症細胞有較高的ABC轉運蛋白表現。本研究結果顯示以癌症幹細細胞的非貼附性生長能力搭配FBS濃度調整,可能作為替代性的癌症幹細胞篩選方式,有助未來關於癌症幹細胞的研究與應用。

實驗目的

一、發展簡便且有效培養黑色素瘤的懸浮細胞之方式。

二、檢驗培養的懸浮細胞中,幹細胞的指標蛋白、細胞膜表面蛋白及轉運蛋白 ABC transporter的表現量,以確認所篩選出的黑色素瘤細胞具有癌症幹細胞特性。

實驗結果

一、 細胞型態觀察結果發現,底部覆蓋有低熔點瓊脂糖阻絕黑色素瘤細胞貼附於培養盤的組別中,各濃度FBS的培養基所培養的懸浮細胞皆有形成球狀細胞團(sphere) 。

二、 以西方墨點法檢視篩選結果發現,癌症幹細胞指標蛋白NANOG表現量於所有的懸浮細胞組別皆高於貼附細胞。

三、 以螢光染劑 Hoechst 33342 染色檢視篩選結果發現,隨著懸浮細胞生長的培養基中FBS 濃度的下降,其螢光衰退較明顯,可以間接推論其 ABC transporter 的表現量應呈逐漸上升的趨勢。

四、 綜合以上所述,由本研究篩選之懸浮細胞在型態上形成球狀、指標蛋白NANOG表現量上升及ABC transporter的表現量提高等結果,可初步證明篩選的細胞中癌症幹細胞佔比較貼附細胞高。

©2021 by DESMOS. 

bottom of page